第五十一章 不爽的姜贺!_九剑行歌
佛前献花 > 九剑行歌 > 第五十一章 不爽的姜贺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一章 不爽的姜贺!

  正月十一,在万众期待之下,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。

  守灵的三天结束之后,皇帝的灵柩,被从太庙运往御陵。

  按照姜怀安以前说的,他死之后丧葬事宜一切从简,因此朝廷方面,也就没有特意安排匠人去为他抢修陵墓。

  再加上他具体要把自己葬在何处,在这之前又没有说明。

  最终礼部的官员们商讨一番后,便就近将他埋葬在原本埋葬了姜烨的陵寝之中。

  这也算是变相埋到了祖坟里面,勉勉强强可以说是合乎规制。

  满朝文武随着皇帝的子嗣亲族一同前往先帝陵寝,看着皇帝的灵柩,被抬棺人放入了陵寝之中,他们的心中,感慨无比。

  姜怀平,姜怀玉还有姜怀康这三兄弟在队伍的最前列,站在一起,低声说着不知什么话。

  姜赟因为靠近陵寝,而没能听到他们的交谈内容。

  不过就算能够听到,姜赟也没那个心思。

  陈贤走过来,轻轻拍了拍姜赟的肩膀,在他身边低声道:“别想太多了,一会儿回到京城里面,才是最重要的时候……

  保持好状态,别让别人看出来你的不安。”

  姜赟微微的点了点头,陈贤便满意的笑了笑。

  皇帝的灵柩葬入陵寝内后,礼部尚书在文武百官面前满怀悲痛地说了一番话,大致意思,就是这位皇帝是多么多么的英明,多么多么的伟大。

  他曾经做过多么多么厉害的事情,让老百姓和大家伙都过上了好日子云云。

  这是每个皇帝死后都必须要经历的流程,本来应该是要在太庙开会的时候说,只不过姜怀安的死讯传来的太过突然,礼部尚书没有准备好稿子,所以只能放到今天再来宣读。

  总而言之,丧礼早在之前就结束了,今天是下葬,没有太多的仪式。

  礼部尚书领着文武百官为皇帝敬酒之后,一群人便又乌泱乌泱的返回了京城。

  不管是去还是回来的路上,看热闹的老百姓都不少。

  毕竟能够一次性看到这么多官员和王爷们出现,可以说是非常稀罕的事情了。

  回到京城之后,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们已经累的不行了。

  譬如西乡侯,此时他老人家的呼吸都变得沉重了不少。

  按照流程,接下来便是回到皇宫,在大殿上由姜赟来继承大统,这也是比较令众人期待的事情。

  考虑到那些个老臣体力已然不支,礼部尚书就让人拿了蒲团来,让这些老臣坐在正殿两侧。

  本来呢,大臣们平时上朝开朝会的时候,都是有位子坐的。每人都有一个蒲团,大家一起坐在上面讨论事情。

  谁要说话,就站起来发言。

  只不过今天是姜赟继承皇位的日子,为了表示对皇权交替一事的尊重与重视,大臣们都要好好站着。

  此时的正殿上,文武百官悉数到齐。

  站在最前面的,便是皇帝的子嗣亲族们。

  姜怀平、姜怀玉、姜怀康这三兄弟自不必说,那一定是要站在最前列的。

  而站在他们身边的,则还有陈贤。

  这四个人身后,便是姜贺、姜赞等几兄弟,还有陈定心也在此列。

  至于那怀字辈的三兄弟,他们的孩子要么是没过来,要么就是还在赶来京城的路上,因此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出列。

  正殿居中位置是一张龙椅,通体是用金子打造,造型奢华富贵,这是前朝皇帝陆庸下旨建造的。

  由此便可以看出,陆庸在败家这方面确实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
  另一边还有一张比较简陋的椅子,皇后便端正的坐在上面。

  那张椅子与龙椅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,但也没办法,陆庸可没给他娘造一个那么华丽的椅子出来。

  而新皇帝的登基仪式上,皇后又必须在场,所以只能搬来一张普通的椅子来凑合着用了。

  本朝的一切设施,基本都是沿袭了前朝留下来的东西。

  很少又再度修建的,因为这不仅浪费钱,同时也没有必要。

  陆庸是在逃亡的路上被晋军抓住,之后皇宫内的侍卫见到皇帝都被抓了,便很干脆的投了降,皇宫内的一切因此便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。

  众人站在正殿里先等了一阵子,忽然礼部尚书从殿外走进来,匆匆来到陈贤身边说道:“秦王殿下,一切都准备好了。”

  陈贤点了点头,深吸了一口气。

 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,便走出来,站在文武百官面前朗声道:“诸位同僚,我想,今天我们之所以要聚集在这里的原因,你们应该都是知道的。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,自从陛下患病之后,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,朝中大大小小的政务,便一直是由两位丞相,以及政事堂的诸位同僚来处理的。

  在这里,我也要向诸位道一声辛苦。”

  说着,陈贤朝左右两相以及政事堂的方向拱手行礼。

  冯凝和另一位丞相,以及政事堂的那几个官员都连忙回礼说:“不辛苦不辛苦,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呀……”

  其实这一幕可以说是相当的诡异,因为陈贤他不具官职,唯独让他的身份不同凡响的,就只有他那个与国同休的秦王爵位。

  按道理来说,这个时候代表已故皇帝主持事务的,如果不是他留下来的托孤大臣,那就只能是姜怀平,皇帝的亲大哥。

  可是现在却是陈贤来主持,而在场的文武百官,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,甚至就连姜怀平自己,都一脸的淡然。

  由此可见,陈贤虽然只有一个秦王的爵位,但他在朝中的威望,一点都不低。

  “按照先皇的遗嘱,在他之后继承大统的,便是长男姜赟,也就是晋王殿下。”陈贤施过礼之后,便开门见山的进入正题。

  说到这儿的时候,他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在长众人。

  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,都情不自禁的垂下头去,不敢与他那凌厉的目光对视。

  “事不宜迟,接下来,便让我们迎立晋王殿下登基吧!”

  陈贤说完之后,便目视大殿之外,拱手高声道:“恭迎晋王殿下!”

  说来也有些尴尬,大概是姜怀安一直在忙别的事情,因此对于立太子这件事,姜怀安迟迟未动。

  虽然礼部的官员也曾出面劝说过,但最后此事还是不了了之。

  因此现在即便是确定了姜赟继位,还是不能用太子来称呼他,只能称其为晋王殿下。

  姜赟穿着一身黑红相间的冕服,头戴通天冠,腰束金玉大带。

  足下是白袜黑舄,腰挂佩绶,在一个手执拂尘的小太监跟随下,缓缓步入正殿。

  随着姜赟从殿外走进来,殿中的文武百官便主动分向两侧。

  将最中央那条直通龙椅的路让了出来。

  同时一个个皆是转身面对着姜赟,拱手躬身施礼,嘴中齐声道:“恭迎晋王殿下继位。”

  老实说,姜赟现在的心情,有些紧张。

  毕竟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,穿着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服装,登上那令天下人都向往的宝座。

  对于旁人来说,这或许是一种伴随着兴奋的荣耀,但是在姜赟眼里,这是充满了忐忑的重担。

  因为姜怀安在教育姜赟的过程中,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,身为皇室成员,有一句话要谨记。

  那便是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

  坐在皇位上的人,不仅仅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,同时,他还要对天下的百姓负责。

  老百姓们是组成这个国家的基石,没有民心的王朝,就如同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,迟早会崩塌覆灭。

  关于这一点,前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  四百年的悠久传承在陆庸几十年的统治之下分崩离析,百姓在他的手下苦不堪言,民不聊生,最后导致狼烟四起,烽火遍地,王朝就此覆灭。

  从小便被这样教育的姜赟,明白自己继位之后,等待着自己的,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担子,而绝非是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。

  他有些担心,万一自己做的不好怎么办?万一自己在某些方面失败了,从而被大家质疑怎么办?

  如此这般的种种疑问,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一直都困扰着姜赟,让姜赟感到十分忐忑。

  不过事到如今,再犹豫不决也没有用了。

  眼下自己能做的,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。

  正如母后开导自己时所说的,连做都没做,就觉得自己做不好,那么到了最后,一定会做不好。

  但要是有着自信,认为自己能够做到,那么至少从内心的角度上来说,这件事已经成功了一半了。

  想到这儿,姜赟坚定了信心。

  他遥遥望着坐在龙椅旁对自己微笑的母后,脚步坚定的朝着龙椅走去。

  只不过,在两边行礼的群臣之中,姜赟发现了一个异类。

  那便是自己的弟弟,姜贺。

  这个家伙,不知道打着怎样的主意。

  就连伯父他们都拱着手,微微躬身,他却背着手,站在原地,那模样就像是多么的高傲一般。

  姜赟心中疑惑,不过他却并没有多想,事到如今,他心中就算不满,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一下了吧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qxh.cc。佛前献花手机版:https://m.fqxh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